close

 

哲學家皇帝马可·奥勒留( Marcus Aurelius )的《沉思录》(Meditations)是一本作者写给自己的书,借以反观自照,随时警惕当下的每个思想行为。

 

之所以知道这本书,是因为今早看了星洲日报的副刊拜读了香港书评作家梁文道所撰“读一本书,做一段修行”一文。个人很喜欢梁的文笔,绝不错过任何他的文章。文中,梁提及古欧洲最博学之人一生中,也只有机会读上八百本书。他描述古人是如何珍惜他生命中的八百本书,是以细嚼慢咽的尊重,来消化这些宝贝。

 

反观现代人坐拥百万群书,然而曾阅读的,到底有几本?是以火箭般的速度飞驰而过?还是像蜗牛般慢速,仔细饱览?

 

很遗憾的,我正是以超音速来饱览群书的那一群。于是乎,总是处于半懂非懂的半桶水状态,更糟糕的是,自以为是的写文章来教导人。想来就汗颜不已。

 

原来开始写blog的心态,就是要写给自己看的。想借此仔细端倪每天的心灵成长点滴,然而,在他人的赞许下,飘飘然的飞了起来,完全罔顾体重过磅,隐形的翅膀无法支撑重量,已是磊磊可危,还自以为伟大的渴望越飞越高。

 

最近在读当代摄影大师安瑟.亞當斯(Ansel Adam)的 《光與影的一生 Ansel Adams 回憶錄》,文中刚好提及大师对于音乐兼摄影家好友Cedric Wright引以为憾的一段往事。

 

安瑟.亞當斯认为Cedric Wright拥有让人激赏的个人摄影魅力,然而,因为仰慕者的一番进言,让他在飘然之际,从此改变了拍摄风格。那份让安瑟欣赏的才华,从此被封锁在一句赞言里,终期一生,不再见Cedric Wright走出赞言的迷障。

 

 

想我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还没真正认识自己,竟妄想说服别人?

 

一本好书,一篇佳作,能让我们变成另一个人,或是把在生活过程中,变质的本性给重新找回。转变,不是外貌,而是内在的升华,反思,警惕……最重要的是实践。现任慈济大学校长王本荣校长就提及:“在这个时代更要多读书、多摄取知识;更重要的是实践,必须透过时间印证所读的书,去筛选、演饰,然后把它内化为自己的生命资粮。

 

我“重新”沉思,再度“从心”出发。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