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目的是在做什么?
王总编的朋友曾对他说,你王志宏做的,是这辈子想到都会笑的事。
我的目的?
目的,像粒飘流在半空中高低不就的气球,气在小气孔中满满渗出,随时有干瘪的可能。能否在气球结束宿命前,航向预定的方向,完成此生的任务?我的目的即在航行中,拼命抓住任何控制气球的可能性,往不偏向的方向,准确的飞翔。
我要做自己都喜欢和佩服的杨秀丽。方向准确,而且逐步迈进中,that why life is so beautiful……
及时于两点,赶赴吉隆坡会所,与《经典》杂志主编王志宏进行一场交流。一开始,王总编即直接重点询问,办月刊目的何在?
一个问题,带出剪不断理还乱的牵连思考。为何而做?思绪在滤清中,缓缓爬梳……
是为时效?深入报道?是内部的必修还是大众的认知?内容是否为提升中文能力的教育?市场上有需要吗?潜在性的读者?
值得省思……
带出一些王总编分享的内容重点:
1. 为何要有编辑?
编辑铺陈有深度加美感,构成精准的成品。当美感经验加入后,让读者在读后,产生感恩的心。
好的编辑就像一个大厨,正在准备一场餐宴,哪个是starter?main course? dessert呢?编辑要确保阅读的流畅性,cover story 要放在哪里?一本月刊里是否有太多重点,让人消化不良?编辑和团队好比在钓鱼,读者是鱼,要如何让他们愿者上钩?一拿起刊物,即欲罢不能?还是稍后再看?团队人多,杂音大,最后编出美好和谐曲风?
2.你的角色在哪?
是role model?还是为了当快乐志工?摄影师不能是一群copycat,而扼杀特殊的创意。我们可以复制真实,但是不能扭曲或重复过程。也不该拿框框来套死创意。
三点到五点是人文真善美志工与王总编的交流分享环节。王总编在会上分享了他的照片故事。故事是新鲜的,很多理念是老调长谈,只是不同的摄影师,用不同的人生经验和沉淀,带出不同的冲击。王总编除了是文字工作者,是摄影师,是杂志总编辑,还是制片、老师和人道救援者。所有的人生经历,累积出一个内涵丰盈的role modal。我用眼睛听,耳朵看,感受的,不仅仅是照片带出的张力和故事的呈现,还有背后的人文和思考,以及岁月加诸在幸运的生命上,很多的沉淀。
我常在想,要花多少年,才能沉淀出最纯粹的人文素养和内涵?不说话也能让人感受你的存在,似乎在毛躁的,强说愁的平乏、“頻烦”的平凡人身上,路还非常长呢……
交流环节中,王总编在回答几个问题时,带出了让我非常受用的重点:
- 不要自我要求良好(对于自己所拍摄的照片)
-可多看优质的刊物:Newsweek,Life, Times
-要勇于delete 照片,下不了手可试试看让别的摄影师帮你delete,你可协助他来选择他的作品
-天分只在一部分,要不断的写、才能写出意思……最重要要让你的读者读得下去
-对于人文真善美,慎思做志工的意义何在?带动人文真善美志工,不要要求太高,要当个专业的领航员,让别人来跟随学习。
我问了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多年在慈济的环境中有何沉淀或学习?
他说慈济是微笑最多的团体,简单的环境,能让他专心工作,虽然无法赚大钱,但是却可以做大事。他看向我,问我,你听懂吗?点点头,我想我懂,因为现在所做的,正是因为我并不想赚大钱,也不做大事,只学习做好每一件小事(这是我的level,王总编有他的level)。
在专业上,因为慈济不会要求员工,所以在一个自由的氛围里,他会自我要求:今天的我要比昨天更好。一有任何人事发生,首先得先自我反省,才能保持进步的动力。
前几天我抽到一句静思语:一个不够毅力和勇气的人,是因为玩物尚志、好劳恶逸。bingo!命中我的要害,现阶段最缺乏的就是坚持的毅力和勇气,沉寂在慈济的氛围中足足有五年之久,上层不会对你特别有所要求,所以在工作上,一定要自我约束和管理,不然就落到东不成,西不就的窘境。也许,我也该开始问自己,今天的我是否比昨天的我,多进了一步?我的毅力,能成为习惯吗?虔诚的自我祝福中。
最后还是一个反问:你的目的是在做什么?
王总编的朋友曾对他说,你做的,是这辈子想到都会笑的事。
我的目的?
目的,像粒飘流在半空中高低不就的气球,气在小气孔中满满渗出,随时有干瘪的可能。能否在气球结束宿命前,航向预定的方向,完成此生的任务?我的目的即在航行中,拼命抓住任何控制气球的可能性,往不偏向的方向,准确的飞翔。
我要做自己都喜欢和佩服的杨秀丽。方向准确,而且逐步迈进中,that why life is so beautiful^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