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朋友sms给我,赞大马慈济情《陪您到老》,It's great, well done,她说。她是个实事求是的心理辅导师,我们不常联络,但她做事非常认真用心,不是那种为了要鼓励我而赞我的人,更不可能无聊的来辅导我这个老爱天马行空的灵魂。这个想法,让我觉得与有荣焉,却也不以为然。

3月中旬的三地会议中,老师们为我和录影师“解剖”了《陪您到老》的故事架构和盲点,只是……拿相机,我绝对没问题,但拿笔去拍出一个故事嘛,还是有很大的难度,所以,来自大爱台的老师们对我说了很多,最后我只听懂,愿意有疑问就提问的人,可能当5分钟的傻瓜,但赚到了一辈子;静静咬着问题不发问的人,就准备抱着你的问题,陪您到老吧!故事,要让人读懂,不容易啊……于是,有人愿意看了以后,分享读后感,感觉还真的很荣幸!

午餐时刚好碰到她,她拉着我,认真分享了她从这一集学到的事。我听着听着,忽然感觉眼眶热热的,觉得有人懂的感觉,真的仿若在天堂!她完全读懂了我和录影师想要表达的讯息。她尤其喜欢我们用《Que Sara Sara》铺陈了节目的头和尾,也读懂我们为何放入这首歌!难怪,老师不断要我们思考“这节目背后的主要意义”,所为何事?绝对不能为满足个人的创作而作,应该要具启发性,至少让人们自问,“我到底又为这世界,留下了什么?”

没有人会有幸遇见未来的自己,故事中的老人们,未陷入生命僵局前,也曾享受像花儿般灿烂的开放过程。老人们都不知道,有一天他们会贫病交加,需要别人的帮助;也不知道有一天,命运将带领老态龙钟的他们,从被帮助的人,成为依然可以回馈社会的人。我们希望每一个看过《陪您到老》的人们,好好把握回馈社会的每一个当下,让善像一朵朵的涟漪,开放出,哪怕只有昙花一现的美。

制作过程最痛苦的地方,就是吃脑,我和录影师绞尽脑力,有一次,甚至足足花了一天的时间,坐在电脑面前,望着荧幕发呆,然后再脑力激荡。我是蛮会说故事的人,但我没试过让我的作品有枝有干有叶,似摸似样的呈现给世人,我总是让它们像水母一样,一下子摊出去,暴晒在太阳下,然后潇洒地把沙子扫一扫,拍掉沙子就离开。我没回头去看有没有人看,有没有人读得懂,会不会造成“环境污染”……但今天,我终于知道,我有责任不要乱丢垃圾。因为,有人会认真去读那摊在沙滩上的,粘嗒嗒的水母们。

感恩一个诚恳的,愿意去读我的人,带给我的省思。

我已经不养水母,改行种树了。给我一点时间,有一天,我会种什么,像什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