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IMG_1736a.jpg  

详读由台湾媒体人齊立文先生整理撰文的《85%上班族:個性與領導能力,受益良深。成功,不仅指向职场,更应该直指人的言行合一,才算的上是真正的成功。

一个在工作上表现杰出的强人,如果连生活自理都出现令人摇头的举止,那只是自欺欺人。拿杨秀丽来说,每次都说环保,但是冰箱里浪费掉的食物多的是,所以,心虚的很哪!所以最近开始进行一个project,将自己浪费掉的食物拍下来,借此提醒自己,离开人间时,你可是要吃完所有被浪费掉的食物,才能圆满离去啊!!!超级恐怖啊!于是,浪费的程度越来越少……因为怕吃不完,走不掉,不断煎熬地痛苦着。

读完此文,会发现人最难考的功课是~人际关系,其实上人天天都在传功夫,关键不过就在“多用心”。 简单的三个字,是需要穷生生世世来作大耕耘。文章的结语,相信人人受用:成功的人際關係, 都是從不起眼的小事和平常的一言一行累積而來。

曾听过台湾慈濟國際人道援助會執行秘書陈秀娟的分享,说慈济是个从细节用心而成为天下大家庭的NGO。上人曾说:生活中的小习惯,能汇聚成影响全球的大力量《2010年7月2日衲履足迹》。慈济,就是由30个家庭主妇开始,从kampung到世界性的NGO。

开始从小事行动,第一个行动的,就是将静思堂前后的鞋子,排好。一个团体美不美,从前后的鞋子排列,其实可看得出一二。告诉自己,这是一个从不起眼的小事开始的学习,再忙,也不能放弃。刚开始,很骄傲却不甘愿的用脚排,慢慢的,蹲下来,欢喜的去想,每个人都是大菩萨,排好一点,赚好缘也学习放下,后来的领悟是培养一个好习惯,需要勇气和毅力,以及一个简单行动的开始。


今早的四合一共识营,秘书处主任莉霞说的好:“为何入经藏后,你仍然觉得怎么他,她都还没有改,还不是老样 子,说什么忏悔啦,怨声四载……”要知道,习气早已变成习惯,就好比说,你已经习惯用右手吃饭,立刻要你用左手吃饭,你一定会不小心再“重蹈覆辙”,不断 展开左手右手的适应战争。

我们能不断宽容自己,给自己更多的改变时间,为何却如此苛责别人?上人不早就提醒大家,如果改变不了别人,那就做自己该做的事吧,当大家把很多不起眼的小事做好,照顾平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成为自己赞好的人品典范时,不需要开口,别人都会仿效榜样。大家不都看上人怎么做,而亦步亦趋的跟进吗?

昨天花莲慈济医院医师许瑞云在facebook上分享了此文,心有戚戚焉,许医师说:

有臉友因看到臉書的分享,而開始參加慈濟的歲末祝福活動深受感動。

慈濟對剛進入的人而言,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一切的人或事都是良善的、美好的。但一旦深入志業體承擔工作後,會發現很多的人事糾紛等等問題開始出現、磨練我們心智能耐,這時會感覺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怎麼慈濟人、慈濟事不再良善美好,而且問題多多。

這時,如果我們能持續精進而不生退轉心,在人事中慢慢磨練我們的心、習氣、菱角、諸多我執;在陪伴苦難眾生中,長養我們的慈悲心。最後我們會再度回到見山 是山、見水是水的境界,而這時候的我們已不會再心隨境轉了,可以平心靜氣的用大智慧來面對任何的順逆境,身心皆常駐在喜悅自在的大愛中。所以慈濟的大藏經 是「行」出來的。


说的太赞,深有感触,于是回应:套一句刚刚在《殷媛小聚》里张艾嘉导演所说的“我们真的有资格去批判别人吗?倒不如好好反省自己,先把自己做好,这个世界就会变得漂亮一点。”参与慈济,像走进一扇大门,里面有很多的人,刚开始你很兴奋,接着你开始不喜欢每个人的某个个性,开始有点抗拒,再后来你就会发现那些你不喜欢的,其实带着自己劣根性中的某个影子。其实,那就是你自省的开始,如果愿意沉住气,好好的追朔和自省,智慧的成长定指日可待,要是不愿意,转头奔出大门,所有的链接和超越都会卡然而止,等待下一个重新看见自己的机会……等待成长的过程,因人而异。走进慈济大门十年,后面的四年,被自己的骄傲烤得火眼金睛,最后在法中学习放下并行动,蓦然回首,原来一切都是好因缘耶!祝福各位同学及法亲们!諸佛皆出人間,終不在天上成佛,谨记谨记

与大家分享好文:

《85%上班族:個性與領導能力

職場上,什麼是「成功」的關鍵?是知識、技能,還是人際關係?

只有15%的人認為,他們的成功要歸功於技術方面的知識; 卻有多達85%的人認為,是「個性與領導人的能力」, 促使他們成功。這是人際溝通大師戴爾.卡內基(Dale Carnegie)在《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 中提到一項調查結果。

成功學大師史蒂芬.柯維(Stephen Covey)則是在《與成功有約》一書中指出,「人際關係的挫折,所帶來的痛苦,往往十分劇烈,令人無所遁形。」

《EQ》作者丹尼爾.高曼(Daniel Goleman)則在《SQ》指出,「 美好的人際關係能夠增進身心健康, 惡劣的人際關係則會像慢慢發作的毒液一樣傷害身體。」

「如何與人相處,大概是你所面對的最大問題,尤其是在商場上。」 卡內基所言中肯。因為,人際關係欠佳, 不但會讓你在工作上的發展受限,更會讓你心情不好、 甚至會危及身體健康。

愉快互動3原則、6投資、8要素

所以,想在職場上功成名就、同時身心健康,我們必須擁有「 良好的人際關係」。然而,究竟要如何與人相處, 才能夠營造愉快的人際互動?

卡內基說,你得先把握「不批評、不責備、不抱怨」「 給予真誠的讚賞與感謝」「引發他人心中渴望」這3個基本原則, 然後再做到以下6件事,好讓別人喜歡你:

~真誠地關心他人;

~經常微笑;

~記住對方的姓名;

~聆聽;

~談論他人感興趣的話題;

~以及衷心地讓他人覺得自己很重要。

柯維提供的建議是,你要經營你的「感情帳戶」, 持續地在帳戶裡匯入了解別人信守承諾闡明期望誠懇正直勇於道歉這6項存款,而且要積極追求「利人利己」的雙贏關係, 以及發揮同理心的真心聆聽。

高曼則是提出了「社會智能」(social intelligence)的8個要素, 告訴我們如何藉由體察他人的感受,進一步營造和諧的人際互動: 原始同理心、調適呼應(即虛心傾聽)、設身處地、社會認知、 同步效應、自我表現、造成影響,以及展現關懷。

良好人緣7法則、4特質、4面向

曾追隨日本經營之神松下幸之助長達二十餘年、 現任日本PHP綜和研究所社長江口克彥在PHP研究所的網頁上有 一個諮商專區;他原本以為會以工作問題或管理議題居多, 沒想到卻接到許多有關人際關係的問題。

他因而出版《好人緣七大法則》一書,提出了好人緣的7個法則: 掌握做人的基本道理;掌握傾聽與說話的祕訣;謙虛以對、以禮相待;親和的人際魅力;小心人際陷阱; 和主管及部屬好好相處;以及磨練自我。

日本口語溝通學院(Talk & Communication Academy)院長今井英之在《跟誰都能聊不停》書中寫道, 要吸引別人向你靠近,對你產生好感,談話也不會冷場或中斷, 你必須擁有以下特質,以成為一個有魅力的人:

1.性格要開朗:思考方式和說話語調都要正面、開朗。
2.虛心接受別人的話,並採取行動:不堅持己見; 感謝周遭的一切,謙虛自牧。
3.成為值得信賴的人:言出必行,以行動來為自己的話背書; 守時、守信。
4.為人誠實:實踐正確的生活方式、不在意別人的眼光, 付出不求回報。

《好感度》一書作者提姆.桑德斯(Tim Sanders)則建議,要提升他人對自己的好感度, 可從以下4個面向著手:對周遭的人更友善; 讓自己對他人產生重要性;培養同理心;以及真實與真誠。

注重「日常言行」,勝過「玩弄技巧」

歸納上述6位作者的觀點不難看出,無論是從「使人喜歡」「 人際關係」「社會智能」「好人緣」「有魅力」或「好感度」 任一面向切入,營造良好的人我互動的方法, 其實都是一些耳熟能詳的「做人做事的道理」:謙虛、傾聽、友善、 真誠、同理心、注意小節、誠信等。

觀察身邊那些人緣好、人脈廣、人氣高、人際關係好的同事, 他們多半都具備了這些特質,又擁有良好的工作表現, 而形成了一個正向循環。

坊間的社交、人脈相關書籍的書名,如「冷讀術」「讀心術」等, 可能會讓人誤以為追求一些「技術層面的事」,就能夠得到好人緣。

然 而,有許多事不是活用技術就能做好的, 就好比很會說漂亮話的人,未必能夠擁有好人緣一樣, 更多情況下往往是適得其反。「一味玩弄人際關係的技巧, 縱使得逞於一時,也不過是運氣罷了,」柯維說,「 維繫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最要緊的不在於言語或行為,而在於『 本性』。」

因此,誠如江口克彥所說,「成功的人際關係, 都是從不起眼的小事和平常的一言一行累積而來。」想要擁有良好的 人際關係,你必須能夠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真誠地聆聽、 不練習給予讚美、肯定對方的價值,這些特質和能力,偽裝不來, 也算計不來。

 

*文章來源《成功者的人脈社交術》特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