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天,都起的好早,亮灿的晨光,静静的环抱着静思堂,犹若沐浴在晨曦的金光下,让人想在静思草场上绕圈圈。

吃着早餐,翻开报纸,触目惊心的新闻,像一股黑影,笼罩身在静思堂中的我。

标题:两岁小女孩被车撞挣扎血泊中 18路人冷淡走过未援救

事情发生在中国的佛山市,日期是10月13日,上人提醒我们重新在回归一人一善运动的那一天。

13日下午5时30分,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两岁小女孩悦悦(化名),在路上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而之后将近7分钟时间,还有呼吸的悦悦一直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过去。


最终悦悦被第19名路人抱到路边,随后被送往医院急救。这名路人是一名捡破烂的拾荒阿姨陈贤妹。瘦小的她把孩子扶在安全的地方,并到附近去呼救,接着孩子的妈妈就从巷子里走了出来,抱起孩子冲去医院。记者后来找到这位阿姨,孩子的父母当场跪倒像她叩头。

之前就读到“老人跌倒该不该扶”的新闻,开始认识了“无感”社会,这个新名词。如今再度爆发“儿童被撞该不该救”的议题,无限唏嘘。

上网去搜寻这个故事,论坛中满布谩骂,我找到了一个影片(http://www.yxfsun.com/viewthread.php?tid=24222&page=1),忍不住为一个觉醒者的人性而掉泪。拾荒阿姨也许没有接受过教育,也许不懂得赚很多的钱,但是她的人性,还活着。冷漠的人,不是没有人性,他们只是被一个大环境,大社会潜移默化的教导着,以至于遗失了,单纯的一念。

上人教导我们无法救世,但要救心。所有发生整个地球上的事,不是别人家的事,每一个人,都要对自己,社会,和地球负起责任。每一件发生在周遭的事,都是用一个念头而起,再聚集一堆的念头,在喧哗着,在产生影响力。不要小看一个念头,如果这件事相中,拾荒阿姨没有协助小朋友,那么累积的恶念和失望,绝对排山倒海,让人人都更加无力和堕落。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1014一人一善活動:

1.在书轩买了一本《静思语》,送给一位曾采访过的可爱师姑。师姑原本想买书,但是忘记带钱,当下心念一动,就买给师姑了,结果老人家一直追我要签名,我说,你只要下次多看就好了。

2.最近天天提醒自己笑容多一点,理直气和多一点,结果真的有奏效哦!晚上的活动有社区师伯跟我说,你应该是病好了,因为脸上有灿烂笑容了(无言)……只是因为前阵子太忙没空笑,可以造成多大的影响啊……不但变形的诅咒自己,也被别人不小心给诅咒啊!

幸好每一天都觉醒多一点,每一天都保持多一点笑容,每一天都要至少一人一善的涟漪和延续!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人都有一股旺盛的创作欲,也许是一张照片,还是一段文字,都是丰沛生命花朵的化肥,最终,总会化作春泥更护花。

越是忙时,越有一股无以名状的创作灵感,从四面八方,蜂拥。烦躁地只想跳脚,抓头,把它全部一股脑的pilipala的写下来,说出去,拍下来,再静静的呼口气。生活的过程,怎么会如此平凡而不凡啊……

偶尔,还会从与他人的对谈间,听见对己充满启发的文字……会不由自主的说,啊,我怎么会说出这么有道理的好话?再年长一些时,就会不小心在岁月的疾走间,窥见成长的秘诀。年纪越长,不等于越有智慧,但是年纪越长,代表你可以从日子的计算间,算计成长智慧的契机,收集一点一滴的智慧花朵。有一天,你将拥有一座,充满芳香与游人的花园。

有一个不算妄想的念头在成形,有一天,当智慧累积到了一定的分量,我会写下一本有关成长的书,分享有关遗憾、珍惜、放下、勇气、毅力……等等的小小故事,里面会有风花雪月,外加用心眼摄下的图像,告诉人们,这个六尺身体里,住着一个平凡却不平庸的灵魂。

再老一些,这个当初发出的想法,也许不再庸俗的只想出书,而是用身体力行,写下一本无形的书,有一股无以名状的馨香,心灵香,在人与人之间,无需用言语,亦能传送。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真是奇妙,只要你肯認真的,清醒的看待每一個在呼吸間流動的契機,發生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其實都在跟你的身體,你的心,在對話……只要,你不是那麼忙的話,總會聽見希望的呼喚。

每一天都觉醒多一点,每一天都行善多一分,就算在善恶拔河中,仍然觉得,自在学习中成长的人生,丰富的难以言喻。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以為“老”已在靠近,其實是更往覺知與智慧,再靠近多一點。

一切,不過是看法,在歲月流轉驟逝中的起承轉合。

年輕時,認為我就是一切。

邁入中年,則開始收集過去的遺憾,漠視當下的契機,障礙未來的成長。

老年後,應該是--我終於懂了,放下了,接受了,再重新像童子般,快樂單純地活著。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早在大愛台主播倪铭均的网站中看到一个小故事,觉得分外受用:

在慈济教育志业的分享中,主持人谢丽华请大家举起手,然后说“摸鼻头”,她的手却“摸额头”,結果大家都跟著她摸额头。

透过这个例子说明,学生会看你怎么做,而不是听你怎么说。

我其实也看见了自己,很厉害用嘴巴说,却没有行动,试问怎会有说服力呢?

念经还需行经,才会有不一样的心灵体会啊。实在羞愧不已……

感恩身边总有很多的善知识,会适时引导与提醒,才能让每一天都成长多一点,有一天,当成长到位时,一个习气就这么被另一个好习惯,所取代。

祝福自己,也与大家共勉之。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總統傑佛遜:一個從不讀報的人,可能比每天看報的人所知的更多,因為一無所知,比腦中充滿假東西的人更接近真實。”

前天聽到大愛台湯總監分享的這句話時,心有所感。

從小到大,每一天我們都在不斷囫圃吞枣地,一點一滴地吸收別人所給予的東西。

覺性強者,會用心過濾,將好的方法收為己用,在亂世中仍然能以如如不動之姿,守志不動。

人云亦云者,隨波逐流,只好隨眾一起不由自主地,投入唯恐世界不亂的漩渦中,在煩擾中不斷游來游去……往往,在等待一個從不看報的人,一句簡單的話,再豁然開闊,走出所知障。

祝福自己: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番外篇:另外一提,我當然有看報,但是會挑選新聞來看,看對自己有幫助,有助益,也有提升的新聞,來警惕和警示或引用在分享中。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SC04542a.jpg  

偶尔也会觉得,发生在生命周遭的无常,真的有留下任何推动和痕迹吗?

静静的,让心安住在某一个当下。再安静的,看着自己,慢慢地,看出端倪。

从懒的只想摊在沙发上,像条懒洋洋的猫咪,眯着眼,动也不想动;忽然间,因为无常的驱使,开始有了动力,硬把懒猫的特质给卸下,开始做个人该做的事,好好把握在身边不小心飘过的因缘。

就像那只在拍摄工作中,在医院一偶的水族箱中,那条禅定中的金色的小鱼,偶尔静定,偶尔滑动,尽管身边有一条往生了的吸盘鱼,还有一条不断烦乱游泳的彩色鱼,我宁愿学习金色那条鱼的精神,禅定中见智慧。

life is always calm and beautiful, I just love it.:)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陪伴刘文川师伯的棺木,走最后一段路。一段只有大约15分钟的路程,似乎昭示着,人的一生,就这么长,也那么短。

前一天,才听到Steve Jobs也走了,前一个星期,以前的慈青伙伴凤莲的妈妈也因癌症离世,再早一个月,吉隆坡一个录影志工Patrick师兄也骤然离世,大家都接二连三的走了,带给我无限唏嘘。

Steve Jobs曾说:走完一生,盖上棺木时,有钱与否已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每天晚上关上眼睛前,能不能自问“我成就了一件美好事物的发生?”

每一件大事的成就,源自于小的不足挂齿的小事。每一天,学习累积一样色彩,有一天,你就能随时绘出亮丽的水彩画。

收集每一天生命中的小小感动,有一天,我就能送给您感动的诗或歌,点缀您生命中的几分钟,就那么几分钟,已足矣。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我是慈青

我是慈青。1998年参与马六甲举办的第二届慈青生活营。2001年自多媒体大学毕业,成为慈青学长。2005年6月回归马六甲慈济志业体成为职工。2009年皈依证严上人,法号懿谨。

从1998年到2011年,从马六甲一直流浪到欧洲、回东马老家抑或再度回归马六甲,慈济从没不曾在生命中缺席,因为不是慈济需要我,而是清楚知道,我有多需要它。

任职慈济宗教处的曾裕真老师曾说:“有一些慈青未必回志业体服务,但他只要在慈济学到正知正见,能拥有爱众生、爱生命等热忱,以后在各行各业中,我相信,他就算影响不了別人,也不会被別人影响。”每个人都有他需要慈济的理由,而我太认识自己,深知自身太容易人云亦云,随波逐流。因为不想被环境和人事塑造成全然陌生的“走肉”,因而需要好人好事好环境,重新成就价值和人生。

@ 人生几“何”

上人在26岁出家时,开始探索人在人间的价值何在—静心思考人生几“何”:为何而生,当做何事?天天从早到晚,为自己生活而生活,或仅为家人生活而付出吗?人生无常,分秒不空过,即是永恒人生。

1998年,21岁的我,开始思考人生--人生,不该自私的为自己而活,可否多为别人付出而活?就像《秘密》所阐述的—“思想是具有磁性的,并且有着某种频率。当你思考时,那些思想就发送到宇宙中,然后吸引所有相同频率的同类事物。所有发出的思想,都会回到源头——你。”命运,在吸引力法则的推进下,被上人的悲念所吸收。念头闪烁的一两天内,在奇妙磁力牵引下认识慈济,生命的分水岭由一念,而开展。

@ 从慈青到“懿谨”

从慈青到“懿谨”,分三阶段:从“身”而“心”至“灵”的“身心灵三合一”。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