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un 10 Wed 2009 13:04
  • 拔草

IMG_4205a.jpg

清晨,走到游泳池旁的草坪踏青。一踏上草地,第一个动作就是开始拔草。

我最不能忍受的草,就是常到处留情的竹节草(Golden false beardgrass)。草场上一旦发现繁殖力奇强的竹节草,越过草场,就恰似踏上地雷地,总粘上裤脚“爆破”开来,与裤子“检”(检查)不断,“理”(处理)还乱。

露水探出头的清晨,我就是爱除草。我的任务,就是把所有我看得到到竹节草,消灭!越是拔除,越像是拔除心上的烦恼,每天每天,都要把心里的烦恼,一一连根拔除,于是,每拔一株,就自许烦恼减轻,每当草坪上的竹节草系数拔除后,一根踪影都不见,就有烦恼尽除的成就感。

哦,那只局限在踏出草坪之前。踏回现实人生后,还是有很多竹节 草在等着我,耐心拔除。我常是被刺猬似的竹节 草地般的烦恼,给惹的频频跳脚,火山濒临爆发,而至一发不能收拾。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些故事,乍听之下很童话,只是越读,心就譬如绑上重铅,一路往下沉。

爱尔兰作家John.Boyne的《穿条纹衣的男孩》就是其一。

故事讲述一位九岁的男孩Bruno的探险旅程,他透过小小探险,走到一面围墙,认识了一位同年同月同日生的男孩Shmuel,与他成为好朋友。故事很简单,可是意义无比深沉。一个德国男孩和波兰犹太男孩的故事,发生在波兰的Auschwitz集中营的虚构故事,读完故事后,只能静静不说话,仿佛一说话,就会让破坏了Bruno和Shmuel的友谊,甚至……,把原有的,属于我世界的和平,也狠狠敲碎。

我们看似幸运,没有一道真实的围墙围筑周遭,然而可悲的是,我们不断地在心里建构围墙,为了想保护心,免受周遭人的无心或有心的伤害。我们一天比一天不快乐,也一天一天,比面色如灰,一点血色全无的Shmuel来的消瘦悲伤。

身处21世纪,我们走入古代预言师所言的高科技时代。太多的物质享受,让人们开始物质化,心像地球表面的臭气氧般,破了难以弥补的大洞,也因此催发了心灵层次的追求。可惜,我们再也无法回头,我们无法回到夜不闭户,人们互爱互助,毫无猜忌,彼此相亲相爱的过去,就连清澈的小河流水,都成了梦,山河已飘上太多的垃圾,还有漫天的烟雾。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连对面的人的脸,也难以看清。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4239a.jpg

 

一位刚参与慈济的大爱妈妈(到学校跟小朋友说故事的家庭主妇或婆婆妈妈级志工),家庭气氛紧绷,两夫妻都习惯对孩子动粗,于是,孩子有样学样。儿子在生气时,会粗暴至踢爆玻璃,甚至在与妹妹争执时,一拳就狠狠挥向妹妹。


看着刚推开静思书轩大门走进来,看起来端庄优雅的美女妈妈,高瘦有礼的爸爸,还有他们俊秀的,约莫67岁男童,实在难以让我想象到暴力。然而,事实胜于雄辩,这是美女妈妈亲自分享的故事。


孩 子是幸运的,妈妈认识慈济后,因为证严上人的一句静思语--父母是孩子的模,期许自我改变。仅一个月的“忍辱负重”,孩子开始做出改变,收敛后的孩子,在 与妹妹争玩具时,竟然肯把玩具相让。爸爸看见妻儿的改变后,虽难以置信,但却敬佩不已,绝对跟妻子的脚步,走入慈济看看。这一看,就把他看进来当交通组, 不是他执勤时,仍然会敬忠职守,随时可穿上备放在车里的灰衣白裤制服,指挥交通。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4149a.jpg

 

我的烦躁,像是困在牢狱中的野兽,随时就要脱身而出,放肆的张牙舞爪一翻。


不会想,是烦恼的缘由。带母亲到中央医院的breast clinic,去确认电疗治疗。事前没有规划,于是,我从MahkotaPantai中,选择母亲动手术的Mahkota医院,而完全忘记得评估交通的问题。


下午回来上班后,才发现出问题了。去哪里找交通,Mahkota在城中,距离住处,是一大段的距离。要麻烦人载?要住进中央医院,跟其他病人一起随医院提供的车去?还是其他……太天真,以为交通绝对不是问题,结果,不用心的决定后,得承担在心灵地狱中,像困兽般躁动的苦。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IMG_2853a.jpg

 

教育的根本:因材施教   適性發展

 

每個人的腦部結構都不一樣,有人空間感較好,有人語言能力佳。但若腦部受損,就會影嚮一個人的行為。


舉例:有一位銀行經理,車禍造成前腦受傷,出院後性情大變。從一個圓融委婉的人,變成一個凡遇到不滿,就會衝口而出的性格。同樣地,當孩子眼臉下的神經未臻成熟,就會出現一面打人,一面道歉的行為。因為某些神經未完全發育,所以不能明辦是非。因此腦部受損或發育不完全,是會影嚮人類的行為。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4026a.jpg

 

周家姐妹说,我看到洪兰教授,就像看到偶像般兴奋莫名。我问她们,有没有看到我的眼睛在发亮!她们笑道回答,是啦,是啦。再接上一句:第一次看到杨秀丽这么忘形。


回程的两个小时,我几乎可以想象,坐在前车座的姐妹俩,当时一副边翻白眼边摇头的样子受不了我一路,快乐的畅谈洪兰教授,近乎要把我唯一听到的,才半小时的讲座,倒背如流。


那是当然。在纸上静静躺着的文笔,从来都是在梦里暗夜星光下、静谧中,带着点点神秘荧光的小溪流;渴望去碰触,却又害怕美梦会在瞬间破灭。这和在讲堂上侃侃而谈、充满一股难以言语的生命力,可望又可及的真实人物,有绝大的不同。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4092a.jpg

时年1974, 80岁的Lartigue,穿的一如往常,平凡如邻家阿公似的,不打领带,没有闪光灯,更没有脚架,从火车站下车后,就施然步行至总统府中。最后,更排除众意,随心的请当年的法国总统移步室外,拍摄了另类、很“阳光”的官方照。临走前,还丢下一句玩笑话,“你可得答应,照片印不出来,不要砍我的头。”

Jacques Henri Lartigue不觉得自己在进行什么大任务,每个拍摄,皆因为好玩、喜欢,才进行。老Lartigue,这位无意中被发掘的业余摄影大师,一直都在做自己所喜爱的摄影,套一句别人对他的形容—他是因为喜欢才拍。

我喜欢Richard Avedon对法国业余摄影大师Lartigue的精准形容。他说Lartigue是"最富眼光的摄影家。他表面上的淳朴也是最容易使人看走眼的。他拍摄了自己的生活,这是在他以前或以后任何一位摄影师所没做过的。他似乎一开始就直觉的了解,生活的秘密在于它的平凡。”

“生活的秘密在于它的平凡,”我觉得Avedon不仅贴切形容了Lartigue,这句话也打动了我。Lartigue从开始到生命的结束,都是为了快乐的记录,而进行拍摄。他拍摄,不是因为生活所需,而是因为他觉得摄影就是他生命的一部分,拍摄,就像吃饭般自在轻松,所以他的照片,有一种最朴实的美,自然不造作,仿佛跟呼吸一样必然,却又不能割舍的重要。

我喜欢用邯鄲学步的故事,来提醒初发一念,单纯喜欢摄影的童心。有一个人他觉得赵国都城邯鄲的文化很昌盛,当地人的儀表很好,他想去那里学习他们走路的步伐。结果他太在意別人的走路方式,过了几年之后,別人的步伐沒学成,竟也忘了自己原先走路的方式,最后只好用爬的回去……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4004a.jpg

我喜欢阅读Harry Porter,刚开始是为故事内容奇幻离奇,让大人们回归童年奇幻年代,所以,书一到手,简直不能放下,当年,还曾经因为在火车中穷追Harry Porter的故事,差点忘记下车。

直到最近,我重新想起让大人小孩为之疯狂的童话故事中的主角。

我忽然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是Porter的化身。我们拥有潜藏的无限能量,只是,就像小Porter一样,我们还在不断的挖掘中,每一天,都在进步或退步之间徘徊流连。

我们要对抗的首恶,那个不能说出名字、令人心惊胆跳的家伙,其实就是我们的一部分。我们是自己的知音,亦是敌人。

我们渴望拥有巨大的力量,来扭转生命的韧度,让生命可以依所冀望的梦想蓝图,立刻在眼前美梦成真。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4079b.jpg

我不太求人,很多事情,除非万不得已,不然,我宁愿自己来。除非是牵涉到我的死穴--我就是不会驾车,不爱驾车,而且,还是大路痴。

似乎每个认识我的人,都忍不住开始念我--去学车啦,怎么可能这么会乱走的人不会驾车……我的借口会像天上的星星一样多,最大的那颗星--等待因缘吧,时候到了,自然我就会驾了。

我想想,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不轻易求人。

从大学开始。

在学院到大学的小社会里,我发现,充斥的不是单纯的情谊,而是复杂的情怀。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4080a.jpg

抬头仰望,这才发现,

天空一直对我们展开一脸笑意,

那甜甜的一笑,

把所有的疲累,全部都吹开……

 

夕阳西下的某个神奇时刻,

天空对我嫣然一笑,

我把那条美好的微笑弧度,

在心里潇洒一挥,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