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各位攝影志工們:

與您們分享這篇星洲日報在2008年的報導。

在慈濟拍攝並不是一個局限,而是一個超脫。

希望各位有緣進入慈濟宗門的攝影志工們,都能把握能讓自己生命發光發亮的機會,拍出一張又一張感動自己,也感動別人的作品。

我們不是攝影記者,也不是圖片記者,而是一個大歷史的記錄者我們記錄的是這個時代中,一個真善美的努力綻放。

末學在文章中,將重點用紅色帶出,而綠色是我個人的心得。希望各位能接觸更廣層面的攝影知識,一起來提升。


————————————————————————————————————————
攝影記者就只是花瓶?
2008-05-07 13:42

如果要談我國新聞自由,相信很少人把焦點放在攝影記者的身上。

不談不知,一談開,就發現,在與新加坡、印尼、中國等國家的新聞攝影發展比較之下,我國的新聞攝影還要往前追20年,才會追得上時代發展。

在我國,新聞媒體的攝影記者地位屬於花瓶多過屬於新聞從業員。美聯社駐大馬圖片編輯田詠強一針見血道出看法。

曾在我國中英文報和外國新聞社(外電)服務多年,目前在美聯社擔任大馬圖片編輯的田詠強,站在外電的工作岡位上,回頭望看本土的新聞攝影發展格局,有無限的感嘆。

攝影把文字所無法表達的通過靜止圖像呈現出來,藉以輔助文字的不足,甚至能發揮一圖勝千言功能。雖然各國國情不一,但新聞攝影在傳達訊息和據實報導方面,用圖片來說故事,述現實,是不容被忽略的事實。

圖片記者,還是攝影記者?

在西方來講,新聞攝影分為“photographer”和“Photo Journalist”,不過各國對圖片記者或者攝影記者,都有不一的詮釋和爭議。

廣泛來看,攝記可以形容為對新聞沒有基本的認識和準備,匆匆忙忙趕到現場拍了幾張圖片交差又得匆匆忙忙趕下一場;圖片記者一般上指對攝影內容有很大要求,對新聞背景有認識,需要設計主題來報導新聞圖片故事。

對田詠強而言,我國的報界的攝影工作,多屬於流水作業模式。言下之意,我國沒有圖片記者這一回事。

他拿我國和新加坡來比較,儘管我國和新加坡國情在某種程度上有一點相似之處,新加坡新聞媒體蠻封閉的,沒有民辦報紙,一個彈丸小島的新聞內容也大大受限,但是該國的新聞攝影發展,與我國截然不同。

我國的報界攝記一天平均處理5至7個採訪,新加坡攝記一天則有1至4個採訪。看上去,兩地的採訪量相差不遠,但是圖片編輯方面,該國的要求比我國來得更嚴苛,那絕不是幾張人頭照的工作內容。(各位慈濟攝影菩薩,大家久久才被分配一個拍攝任務,是否更要加深自我要求呢?

而且,同集團的兩家報館攝記,是不會洩漏自己的工作情況給對方。他們能在十分大的競爭和壓力環境下工作,我國似乎就缺少了這樣的競爭環境 。

但我們不能把所有責任推到攝記身上,因為全球報業都面對廣告和報份的壓力,加上在局限時間、器材等資源問題下,只好對版位和攝記的培訓做出取捨。例如廣告性質的採訪,攝記被要求拍幾張人頭照,或者只拍攝指定的內容,這是我國報業很普遍的工作內容。

攝影以圖像紀錄歷史

再來看中國,田詠強認為中國的新聞攝影發展比我國快了整整20年。1998年他出差到中國採訪克林頓訪華,所接觸的中國攝記,給他的印象是採用比較保守的處事方式,但現時完全變得兩回事。

互聯網也常出現中國網民針對新聞攝影背后的含意做出討論。

他舉例最近中國青藏鐵路羚羊的造假圖片事件說,報館開除了攝記和攝影主任,甚至副總編輯也要負起這責任。

“這就是報館對讀者應有的責任。”攝影記者的工作不只是按快門。他們也是在記錄歷史,更有責任正確無誤的記錄歷史。

回過頭來看大馬,其實這10年間,讀者對新聞圖片要求有很大轉變,例如安華事件前,各語文報的讀者群界線分明;安華事件后,中文報新聞圖片比較中肯和全面處理獲得了社會注意,友族紛紛找中文報來看圖片。一圖勝千言的定律是存在的。

不過今時今日,互聯網資訊發達,人們也開始通過互聯網和各種管道去吸收資訊。

田詠強認為新聞攝影在這方面,扮演重要角色。

新聞攝影:
有助建立公信力


重文不重圖可說是我國報界共同點,即使一張或一組好圖片,比文字內容更能扮演直接的角色,卻始終不比文字受重視。

文字記者以什麼角度去寫新聞,會帶來很大的影響;照片以什麼角度出現,最終是把真實的一面呈現出來。因此在某種情況下,圖片不會說謊,它更容易讓人們接受。所以田詠強才提出新聞攝影可以加強新聞的說服力。

編版與新聞攝影的矛盾

你喜歡美麗的版面,還是有意思的新聞攝影?魚與熊掌難兼得。

曾有位攝記拍了一位小孩被截肢的構圖,但第二天見報時,照片以“令人看了噁心”或“會使家屬再度受傷害”為理由被裁剩小孩的人頭。這攝記大感失望,認為他的圖片被糟蹋了。

圖片被裁剪,失去了完整性,對於攝記而言是一種打擊,更影響他們日后不願去拍好照片。
(所以如果可以,想請攝影志工們提供您自己裁剪的照片構圖,因為照片被交上來後,還是可以有商有量的……)

這種情況很普遍,而導因就是缺乏溝通。記者、攝影和編輯這3方面似乎都各有各做,結果出來的內容很多時候偏離了原本概念。在這種情況下,如何把內容呈現出來,3方難免出現爭議。

但這並非不能解決,田詠強認為,攝影、記者和編輯,可以每星期坐下來交流 ,討論當期的版面問題。溝通總比互相埋怨來得好。

溝通:
比建立公信心更容易


“溝通也比重建公信力更容易。”田詠強表示,建立公信力需要很長的時間,但3方溝通只需兩、3個月就會見效。有了良好溝通,就會有好的內容呈現,這對提昇新聞攝影水準有直接影響。

最近大馬中文攝影記者協會就採取了一些應對方法,到不同的州屬與記者和攝記進行圖片分享,體驗好作品的概念,灌輸新聞攝影知識和重要性。至於編版這方面,攝影協會就無法到每家報館去與編輯交流。因此田詠強認為,報館本身需努力。

田詠強曾到訪一些報館的攝影部門,看過一些攝影部門定期選出國際和國內優秀的新聞攝影,展示在牆上,他認為這對攝記有很大的鼓勵。(慈濟也朝這個目標前進,目前的交流平台是在email和映像新聞上)

“用這方式把新聞圖片展示給編採部,在某種程度上,能讓記者和編輯無形中吸收好圖片的概念。”

人來人往,會因為好照片而停下來看,那即使只是3秒。但是長年累月,就能培養出好的新聞攝影價值觀,雖然這種方式是比較慢,也總好過什麼都不做。

一張好的新聞照片,本質以新聞為本,它要能表達現實,所以照片夠不夠精彩,視覺效果有多強,它與美麗圖片的定義,有一定的沖突。

我們常問,為什麼國際新聞攝影如此精彩,感動人心?是不是我國沒有機會遇上大事件,所以攝記拍不出感動的作品。(如何在慈濟活動中找出感動?如果不投入去聆聽和感受,如何能拍攝出投入感呢?生活中如此平凡,又如何從平凡中拍出不平凡呢?)

發揮新聞攝影:
想象和創造力不可少


一張能帶來視覺效果的新聞圖片,是靠攝記對事件的敏感度,運用想象力和創造力,在有限的情況下,製造出與眾不同的照片。

幾年前大馬的林火事件,有商業公司在烏魯冷岳水壩示範灑水飛機,那期間,我國正值旱季。每個攝記都對灑水飛機拍了照片,但田詠強卻觀察到水壩水位比平常低了4至5尺。

他繞水壩走,發現不遠處有一對父子在釣魚,於是拍下釣魚父子和水位下降為對比的照片。這照片很明顯道出了林火、旱季的關連。

這照片被一些報章採用為封面。很明顯的,報界攝記的視角只專注眼前物,卻沒有去觀察影響后續發展的事物。(自問:當每個人都拍攝同樣的東西,我們要如何看出不一樣,去超越和提升呢?)


事實上,以報界攝記的工作模式來看,並沒有多少人有機會去做這樣的準備。倘若向10個工作5年以上的攝記問,有多少人拍過運動賽事?看罷人數也許不到三分一。但難道要等到我國有機會舉辦國際賽事那一天,才去準備訓練,這又是不可能的事情。

在沒重大事項採訪時,攝記一般都不會帶沉重的器材出門。但是,在平時的日子沒有好好的裝備自己,一旦遇上了也只能錯失機緣,讓關鍵性的攝影“一瞬間”擦身而過。

所以田詠強一直強調,在普通記者會拍出與其他人不同的照片,對在緊急情況時的拍攝反應是有一定的幫助。

環境局限:
英雄無用武之地


報界攝記的工作能力無法和外電社攝記比較嗎?依田詠強所見,外電社攝記擁有很明確的方向,他們清楚理解一個場合需拍多少張照片,拍攝什麼角度和主體。一般而言,5至6張照片已是很足夠。

同時,他們講究時間掌握,在現場拍了足夠照片就馬上處理傳送,並且接下一場採訪。

“外電社的人手調配具有很大伸縮性,即使人手不比報館來得多,但卻能勝任多項採訪。”

報界攝記往往會被要求拍多些,以備用處理額外的用途。結果,攝記寧可拍多也不願拍漏,一場活動拍上百張也不出奇,還常常一窩蜂的競相拍同一個角度的圖片,反而忽略了有關連的四周環境。

也因此,他們無法掌握時間,再加上不確定圖片所需內容,更不能要求注意圖片背后的意義。

然而,這並不意味報界攝記的工作能力受到懷疑,田詠強現今所接觸的新人,掌握能力一點都不差前輩,他說:“互聯網和器材的便利使新進攝記有更多學習機會,只是他們的努力,並未獲得注意。”

“你問我對報界攝記的看法,我說,他們從攝影技巧、構圖、思想成熟來看,有一半以上都可以勝任外電社的工作。”

軟性新聞
挑戰攝影技巧


要拍一張有視覺效果的硬性新聞並不難,因為硬性新聞的視角只需200mm;但要拍出有視覺效果的軟性新聞,就有困難,因為軟性新聞需要以超廣視野來看事件,它所需的圖片內容涵括很大的層面。

所以,軟性新聞所需的技巧,所考量的創意和想象力,對攝記而言就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磨練的機會。

安全意識:需懂得自我保護
雖然說我國並不像一些國家,新聞從業員是有生命危險的工作,但在工作時,怎樣才不會違反法律或如何自我保護,例如被人動粗時,是否要自衛還手或者避開攻擊;若被控告,這將是上司、報館,還是攝記本身的責任? 很多時候,攝記甚至他們的上司都不懂這些法律問題。結果,攝記常常啞巴吃黃蓮,把事情埋起來當做沒一回事發生。

因此,攝記本身要時時裝備自己,汲取更多專業知識,而不應只把自己框在攝影裡而已。

(星洲日報/文:梁麗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