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eron-578a.jpg 

我想说,不管您的故事如何上演,最重要的是,天下的父母亲们,请好好看一看您们的孩子,好好的爱他们,好好陪他们长大。我感觉幼儿的人格就像缺角的拼图,少了父母那两大块,那将永远是造成种种遗憾的缺角。我的人生必须在兜兜转转后,才能重新找回遗失的拼图,才学会原谅,我不希望还有很多以前的杨秀丽,在挥洒着自己的怨恨,让所有的恶都从自己的潘朵拉盒中,泄洪……

教育是什么?最近在忙幼教专题报导,我有幸走访很多父母,仿佛置身活生生的活人图书馆。前几天访问了一对移民澳洲的父母。爸爸看到以前在幼教,在儿子亲子桥里所撰写一篇爱儿心得,忍不住当场泪洒!看来我不是做记者的料,因为看见他哭,我也忍不住掉泪……实在pai seh到极点,结果只好趁别人看不见,湮灭证据再继续,不过因为妈妈就坐在我旁边,所以……还是被看到了。

这对天主教父母,一直在寻找一个最适合孩子就读的梦想乌托邦。结果却因为环保而首次走进慈济,竟然在环保站旁发现一间幼教。他对刚发现的大草场很满意,想如果孩子能在有着一个草场的校园成长,在草场上蹦跳、快乐的成长,感觉真好。他把妻儿带来慈济,两人决定让4岁的儿子在5岁那年转进幼教就读。天主教与佛教?爸爸和妈妈异口同声,宗教是融合,还是彼此学习。爸爸的回答更让我佩服,他说来到慈济,更让他学习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天主教徒。如此开阔的胸襟,所以才能随处自在,不管在马来西亚或是澳洲,两人与一对子女都游刃有余,快乐的活出美满人生。

最让我感动的不只是宗教大同感,更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态度。爸爸很爱一对儿女,在亲子桥的字里行间,有他与儿子在家里的温馨互动,甚至还有爸爸所画的插画,更重要,是满满的爱。尤其是那封信,更是让人感动,多年后,他自己重读,都忍不住泪洒当场。那是一个爸爸对儿子最纯净的爱,和永远不间断的祝福。能拥有一对开通,充满大爱的父母,是天下孩子们的渴望。

另一个家庭,妈妈给自己特殊的天使,一位轻微过动自闭的儿子,选择了慈济幼教,希望孩子自小能受到品德教育的洗礼。妈妈为了儿子,尝尽酸甜苦辣,最终苦尽甘来,一样欣慰的泪洒现场。妈妈欣然分享儿子的点滴,俨然像个专家。她一再重申持续性的教育,即家庭和学校所学的没有分别。每天下课时,一定跟老师询问孩子的一天,来协助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及时纠正。移民澳洲的黄爸爸也说,不然孩子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两个大人,一个说这个,一个说那个,孩子只会感觉混乱。

采访过后,我恍然发现,一个出污泥而不染的教育的重要性。教育展现亲、师、生以及环境的一致重要性,如果你是爸爸或妈妈,那么就像特殊儿子的妈妈所说,“把孩子生出来后,我们还有责任,就是好好教育他。”黄妈妈也说,“我们想把最好的给孩子们。”什么是最好的?我想,如果你能陪他们一起成长,不缺席他们的童年,而是随时都在一旁引导,也陪他们一起成长,那就是最好的礼物。

我没领过这份礼物,所以曾一度感觉世界是灰暗的,必须讨回所失去的,而让在自己活在水深火热的煎熬中。我曾听说有父母曾因为孩子出生时出现状况,而首肯医护把只剩一口气的早产儿放进垃圾桶中。结果孩子在多个小时后,被清洁妇人发现还活着,才被不忍的父母抱回,结果妈妈一直觉得内疚,所以选择溺爱来弥补。而孩子似乎保留着被遗弃的记忆,而百般考验着妇人。

我想说,不管您的故事如何上演,最重要的是,天下的父母亲们,请好好看一看您们的孩子,好好的爱他们,好好陪他们长大。我感觉幼儿的人格就像缺角的拼图,少了父母那两大块,那将永远是造成种种遗憾的缺角。我的人生必须在兜兜转转后,才能重新找回遗失的拼图,才学会原谅,我不希望还有很多以前的杨秀丽,在挥洒着自己的怨恨,让所有的恶都从自己的潘朵拉盒中,泄洪……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界充斥很多事非、很多黑暗面,但也有温情、光明和希望。

多年前,我曾在美里的贫民区进行居家探访,送物资给一贫困人家。那个低矮像破洞sauna室的屋子里,简陋的可以,可是还有一家比他们家更糟糕的独居老人,就住在附近。那还是家吗,只不过像一个床位般大小的“床”吧。仿佛才刚从床底灰头灰脑地爬出,沮丧爬上心头。踏在仿佛垃圾堆的“路”上,看见几个失学的孩儿,我知道,有很多没有身份的孩子,在这黑暗的温床中,像一只只虫般喘息、却努力活着。

看着漏洞处处的露天“浴室”,和一撞就破的破落木门,还有好勉强称得上窗的洞,还有附近常常吸食强力胶或其他毒品的颓废年轻人,年轻女孩们的安全危机处处。

我突发奇想,有没有一个孩子,男孩也好,女孩也好,能够真的出淤泥而不染?会有这样的孩子吗?被大环境勒着紧紧的,真的会有孩子能解脱命运的绳套,而成功活出新生吗?

多年后的今天,看见一个来自悲剧家庭的孩子,冲破一切考验,活出了如浴火凤凰般亮丽的生命。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烦躁的很,想当然尔,太多想分享的,熙熙攘攘在脑的空隙里排队,每个都说,选我、选我……吵的很。

我很想说我不忙,可是一连串的活动像片网,在周围拉扯着我,我先、我先……他们这么说。

活动过后,我开始反省,不是忙的问题,是时间管理不当,而毅力又缺乏斗志。

今天的星洲副刊谈王菲,就这样看到她的一句话,“生命不是受一件事,一个人所影响,是走过千百条路后偶拾著一丁点,一丁点精粹汇聚而成。 ”生命就像“微谛先堕”,慢慢地“以淹欲尘”。上人在无量义经中阐释此段:佛法就如朝露,露水虽然细微,但是经过一夜露水的滋润,第二天清晨,尘土早就湿润而不飞扬。

无怪乎有段时间,我疯狂透过镜头采集露珠,潜意识中,是想清洗欲尘否?一笑!

生活中的烦烦扰扰,就是要采集一滴滴、一滴滴的清露,慢慢的将覆盖在迷茫的眼、混乱的脑的迷尘,给点滴清净。

我喜欢王菲说的:我的生活似乎一直是有方向而没有计划的,当时的心态加上机遇就有了某个决定。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从来没勉强自己做什么。

忙是借口,忙背后想要我思考成长的事,才是关键。

我还在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成长。这条路,长的很好玩。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meron-341a.jpg

要记住,这一生的结果或许不是你所期待的,但是你要有信心,生命中自有其安排。--<snow buddies>

英国当代著名的管理大师韩弟的太太在提醒他离开组织机构时,对直呼太冒险的他说:“人生正是如此,我可不想和一个精疲力竭的行尸走肉生活在一起。”

在还没进入慈济上班前,一段时间,我曾做过追钱的行尸走肉,只是钱长了四个“脚”,越是追,它越走越远。赚到的钱,总会被某些支出给一口吞进它的血盆大口。总是要等到突如其来的满天星斗在脑袋上公转自转,才会猛然醒转。

半梦半醒的追钱岁月,在一边在医院见证生老病死中清醒,又一边在赚更多的钱去玩的诱惑中沉睡。我开始读《西藏生死书》,读到欲罢不能,猛然发现自己怎么变成钱的奴隶,活得跟行尸走肉没差别。我的心被紧勒着,无法呼吸,由身体自己做主人。

妈妈生病后,开始接触生机食疗,也慢慢自我解析出现代人与现今食物的关系。以前的人都用双手从大地中,获取真食物进食,在我懂事后与父母同住后,白粥陪黑酱油的童年被罐头和速食面所取代。我无法计算被吃进肚子的xx牌肉酱、午餐肉、M牌速食面……曾经在山丘上果园里长大的大地之女,因求学之名而越飞越远后,餐餐出外进食,胃已经被折磨至千疮百孔,后来更因为在尼泊尔爬山天天点肉吃,最后拖着中毒的身体,胃液24小时分泌,得靠一年的中药才补了回点人气。

越吃越糟糕,虽然过后因动一念慈悲而素食,但是却摄取太多的黄豆加工品,更因为严重偏食(可以一个星期都吃白豆腐加jagung和番茄为主食),而导致痴肥和贫血。阿嬷倒是开心得紧,每一回在电话中,她总是问我,有没有壮壮啊!以前我会自豪的说,有啦有啦。现在除了偶尔嘴痒乱吃煎炸食物和零食外,可以避免的我绝对减少。

我几乎天天煮小米粥陪多色菜色再加五谷类,从一开始陪我妈妈吃到不情不愿,到后来发现食物的真相后,自动自发,甚至连平时盥洗品和牙膏,也开始选择不伤害地球(其实最重要是不伤害自己)的产品。选择黄树林里另一条更少人走的路,需要更大的勇气,我没有大志气,充其量有着多爱自己的小心愿。

星期日偷空看了一部《Snow Buddies》,说的是六只狗的神奇友谊。故事匪夷,但是我却爱上其背后禅意,戏里一句台词说:有时候最伟大的旅程是无意中开始的,它的目标有着更崇高的意义。Sometimes, a great journey start accidentally, it ends with higher meaning.

反正,球都已经丢在脸前,不是闪就是接,因缘游走至此,不好好游戏一番,太浪费,不是吗?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Sep 08 Wed 2010 23:38
  • Shai

cameron-249a.jpg

刚从医院回来,迫不及待想上网做“心灵功课”,把Shai的故事写下来。前阵子每一段时间,都被榨到刚刚好。人的劣根性,会诱惑驱使下意识去争取更多的补眠,甚至是发呆。连医院志工,都很想不去。我还是无法狠下心,不走医院志工,无法不去想,未来即将相遇的心灵导师,是否已等到花儿都快谢了?

Shai是今晚课程里的“教授”,而她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是间学院的英文教授。说得一口流利的英文,她侃侃谈起怪病的考验,左边脚趾忽然严重黑死,右边也受影响,尽管利用药物控制已逐渐恢复,只是右边的大脚趾头,还像带了頂黑帽似的。医生刚建议她截左边一小节的脚趾。她显得有点慌,但却坦然接受考验。

“我接受上天给的任何考验,尽管我曾经有更多严峻的考验,但是我都愿意好好接受。”她带着大方亲切的笑,坦然分享遗传怪病带来的考验。“这种病,我上网查过,属于遗传性神经感染,我的脚趾就像失去空气,水分般逐渐枯萎……”

“你那么乐观,一定能度过难关的!”“对,悲观也没用啊,除了接受,最重要还要祈祷,有宗教的力量……我相信我们的神都一样,你们觉得呢?”我们相谈甚欢,谈到宗教。“我认为神都一样,只是以不同的名字和形式出现,所要传达的就是一个大爱的精神。”

我们几人像老朋友般越谈越投机,她虽包着头巾,与我们用英文聊天,彼此却完全跳脱宗教、种族的藩篱,彼此包容接受。不是每一次的相遇,都有越谈眼眶越是泛红的感动在驿动。仿佛打通一条通道,忽尔在黑暗的暗光中彼此分享。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meron-105a.jpg

最近在做一则幼教专题报导,要收集很多人的人生片段,对热爱听故事的我来说,正中下怀。

昨晚在找相关资料时,在天下杂志中看到一句话:生命不是填满自己,而是要与人分享。在慈济当摄记,最幸运的,是别人愿意慷慨打开个人的生命之书,倾尽所有与您分享,或是是她的生命经历,抑或是历经考验后的智慧花开……每每听闻,都有无以名状的感动,在心口流动着。

生命终极目标的确不仅是填满自己的欲望血盆大口,而是倾尽所有,系数与人分享所拥有。我所拥有的一切,不是我个人来自我成就的,从呱呱堕地那刻开始,我就需要别人来帮我呼吸第一口空气,协助我活下去。一切的一切,都不是我的,我只是因缘流转中所成就的小小性灵。

我喜欢分享,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许是从我认识无常以后,也或是从体认人有无限可能那刻开始吧。分享,是为了让别人也有机会跟我徜徉在喜悦的成长中,是不希望别人也步上那条布满荆棘颠簸坎坷的路,是同理、是同情、是同意、是步入大同中的缩小。

能感动我的,我希望也能感动你和他。我喜欢这句话:“当我觉得其他人可以通过分享我的经历而获益时,我也得到了帮助。”有人说:“每个人都是一本书,每个章节或精彩,或痛苦,或开拓眼界,或启发心智,甚至可以打破世俗偏见,促进社会和谐,只要你用心去“读”。”

澳大利亚开展的“活人图书”运动提供了这种特殊的“阅读”体验:“读者”聆听由“图书”讲述自己的故事,完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澳大利亚的其中一本“盲人图书”被问及她为何愿意对这么多陌生“读者”揭露自己的创伤?“这是为了告诉人们生活中无论发生什么都不要紧,你能够克服难关。我希望人们明白,即使遭遇看似能摧毁心灵的事情,你也能重新站起来。”

慈济也有活人图书馆,在每次的培训或活动中,真情分享。此活人图书馆最大的特色是流动性,而且每一次的接触,都是因缘的契合。我太幸运,身边拥有大量的“活人图书”,他/她们分享的是自己的人生,也是无私的敞开灵魂,来完成一场场特殊的心灵沟通。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的胸襟和勇气,幸运的你我他,是否也愿意分享,属于你最私密的那本书?如果你还没准备好,那么,欢迎您来慈济里,借任何一本与您有缘的“活人图书”。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meron-229a.jpg

关在笼中的鸟是什么感觉,我大概懂了。因为我懂人被关在笼中的感觉。我被关着,就待在山里头的难民营中时,体验我最不想失去的不自由。

很难受,不想再想,但是,胡思乱想还是争先恐后的爬上心头。我记得那个排队接受义诊的早晨,心情跌落谷底,无法释怀,喉咙痛痒,还要忍受每一晚被蚤子咬的精神折磨,我快疯了……直到,那个女性义工走了过来,她倾听我的烦恼,一次又一次,最后,她分享了一则佛典故事,企图让因缘果报带我走出困惑与不满。

“你知道佛陀为何会苦行六年吗?因为在很多世以前,佛陀在那世曾把一只动物关在洞中,直到六天后才想起这件事,可是那只动物已经死了。所以佛陀在成佛那一世必须苦行六年才得道。”我们两个月前吃过什么东西都已经忘记了,何况是做过的事,有些事,看似无奈,但里面却有着前因后果,所以甘愿做,就欢喜去接受。要知道欢喜去接受,并好好祝福自己,一定会有好因缘的!你比别人幸福,你还有姐姐帮你请了律师,你看看身边的其他落难的难民,她们睡比你幸运啊。记得,心转就因缘转,放心,一下子就会过去的!”

紧锁的眉头什么时候松开?我想,就在那一下子就会过去的那句祝福当中,我频频点头中,释怀了吧。她走远了,忙着去抱个刚出世一个星期的柬埔寨小男婴。男婴的手套只剩一只,脚丫子光着,单薄的衣物,怪让人觉得可怜的。她和其他志工忙着在带来的衣物中挖宝,一件又一件的衣物,手套和帽子都被挖了出来,成为男婴的小礼物。看起来,好温暖,不论是男婴,还是女生,还是其他亲切的义工们……

于是,我想,再离开笼子之前,一定会想办法,也去帮助更多的人。因为感同身受,所以能产生同理。上天要我们经历过那种苦,就是希望让我们有机会与有同样际遇的人分享经验,用同理心拉拔别人走出。

在那一天还没到达前,我会告诉自己,别担心,一下子就会过去的,是时候好好忙着完成上天给的试卷咯!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meron-089a.jpg

我们不是永远都那么勇敢,不是每一次都可以强壮--这是万芳新歌《我们不是永远都那么勇敢》里的歌词,是她的心情,也就像她歌词里那样—亲爱的,我和你都一样。

我也有过不勇敢、不强壮的时候,习惯……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父母不常在身边呵护着,只能用坚强的面具来武装自己,最后习惯已根深蒂固,得靠拉长的时间来淡化。

后来,我才明白,过去的都过去了,我们必须正视--我们不是永远都那么勇敢的事实。虽然我曾以为,坚强的武装可以保护自己免于受伤害,但是,承认自己根本不坚强和勇敢,才真正是生活里的巨人。

当我们不再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也得学会不拿自己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我们不是永远那么勇敢,不是每一次都可以强壮,当我如此看待自己时,我也放下那一张张厚重的面具。智慧在时间的海洋里,慢慢沉淀,每一次的光影乍现,都让我学习放下,于是,一张又一张不同面貌的面具,在风雨晨昏的变化下,逐一逐一丢掉。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ameron-100a.jpg 

旅行,也可以很另类。有没有听过出国去,单纯为清扫厕所而旅行?是的,有约500名来自巴西、日本、越南……的旅客特地到台湾,就是为了清扫厕所。

每一件特别的故事,背后总有个美丽起头。故事,要从一只有毅力的蜗牛,哦,不,是一位日本企业家键山秀三郎,在1993年提出。键山先生认为个人或企业都可以从清扫中体认学习“凡事彻底”和“感恩惜福”,而且应该从最脏、大家避之唯恐不及的厕所扫起。他从自身的公司开始洗起,刚开始并没有一切顺利,因为人人当他是透明的,洗厕所的便斗时,旁边的员工视若无睹的继续小解;清洗电梯时,大伙都当他没到似略过他。他依然没放弃,甚至扩大“服务”范围,到合作的公司里,帮别人洗肮脏的厕所,甚至把手伸进便斗里把烟蒂清出……结果,只有少数的赞叹声,却有更多的谩骂和驱赶上演。

我最敬佩的人,拥有一种尚未在我身上出现的特质,那就是毅力。十年过去,键山先生默默耕耘,做的,依然只有他独自一人,直到关键性的那一天,他在洗车时,有一个员工出现,默默的拿起抹布一起洗,接下来,再一个出现,又多一个……一直到现在,日本已有一百多个“清洗打扫”分会,而且很多大型企业高层都是其中成员,人人拿起刷子,刷起大家都嗤之以鼻的厕所,培养凡事彻底和感恩惜福的心。

一个最不为人道的小举动,改变了整个颓废企业的作业。在台湾慈济小学,孩子们争相争取洗厕所的机会,因为只有表现最棒的孩子,才有机会清洗厕所。听起来匪夷所思,但是从小灌输孩子,从小处着手,造就了孩子以后再臭再脏,也眉头不皱,脸色不变的,以平常心来面对最污秽的一切考验。

有些东西,尚未尝试前,是社会人士无法忍受的怪相,只有做出可观的佳绩后,人们才会改变观念,接受、尊重、赞叹。

我看见的,是一股蜗牛般的毅力和正念,只有不断的走,头也不回,心如如不动,缔造的不是奇迹,而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海阔天空。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0 144.jpg 

喜欢纯手工的作品,因为有温度。那种温暖,是一种摸不着,却能暖上心头的触动,就像师姑们制作的手工月饼。

每一年中秋月圆之前,慈济马六甲园区总会飘来月饼香。从备料、炒煮、撮料、打摸、扣出、烘焙、冷却、包装、售卖……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每个志工都花自己的钱,做利益别人的好事,这次,我们成就的是筹建吉隆坡静思堂的经费。

每一年我都会协助包装,今年很特别,因为刚承担摄影的职务,忙到根本没有多少时间暖椅,按快门的食指像插了一根针,怪不舒服的,甚至得换其他手指来按快门。忙、累,虽然甘之如饴,却有了借口不来协助。直到前天一早,忽然想把握因缘。也许是因为国庆日当天我们宿舍水箱出问题,结果家里一阵小水灾,同屋jy说福不够,所以不要趁下个无常前来敲门前,才来感慨,现在就把握能好好善用身体和时间的机会。

包着头巾,带着手套安放月饼,一声祝福,一个动作,“好像在照顾baby一样……”其他同仁说道。我倒真的是以最虔诚祝福的心,来安置手上的任何一粒月饼,因为纯粹的手工月饼,在机器化充斥的化学世纪,已经是硕果仅存的温度之一。因为纯手工酿制,月饼花纹上的字痕会走样,就像图中那一粒知足月饼。因为知足,所以我相信每位有缘买到这粒月饼的有缘人,除了接受好话的祝福,也用心品尝入口的美好温度。要知道每个步骤,虽然没人看的见,但是三寸上的神明在默默注视着,每粒月饼,都有心血和祝福,暖暖留传在不同的大小手中,最后送到大家的手上。

那是当天早上,我的小小包装心得。后来,在热烘烘的厨房进行月饼制作拍摄时,无意中,发现负责烘焙月饼的师姑的那双手,红肿伤痕处处,我久违的感动,澎湃地在眼眶旁打转,就要落下。她藏起的那双手,让月饼的温度加温。我将记得每一粒月饼送进嘴里,那股暖遍周身的温度。

感恩您们,所有看不见的幕后英雄们!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