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70712_YSL01_2_001.JPG

薩德.伊斯康德是生於伊拉克巴格達的庫爾德族人,他在2003年海珊垮台,國家在百廢待舉之際,受邀擔任“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館長(簡稱--INLA)”,毅然放棄倫敦舒適的學者生活,帶著妻兒,回國協助搶救國家文化財產,重振國家。

這本《烽火守書人》,分享的正是這位堅毅的伊拉克國家圖書館館長,在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在烽火下,期待讓伊拉克以外的民眾,在不透過媒體偏頗觀點的情況下,讓大家看見真實的伊拉克,所記錄的日記。伊斯康德視死如歸,在國家戰亂結束後,而重建政府仍處於宗教派系內鬥,以及武裝分子的游擊戰,在頻密的內戰烽火下,他毅然衝撞官僚體系,努力與四百多位館員,冒著生命危險,奮力為國家文化出力,重建一方閱讀天堂。

你能想像你剛歸國,就一直聽到汽車炸彈,像鞭炮似地,一路歡迎你嗎?而你的同事,都希望你快點離開,因為不想要你白白犧牲。

你能接受在工作上,幾乎每天,都聽聞周遭同事,不是收到死亡威脅,被逼撤離家園,就是被綁架,甚至被殺死的消息,而同事們在言談間,僅有不到兩分鐘的震撼與悲傷,又若無其事的,回到日常工作中,因為“面對死亡和恐懼最好的回應之道,是繼續工作,提升我們的服務。”

我實在無法想像,也許人的韌力,就是讓我們能在最艱困下,讓天賦無限發揮。

我最感震撼的,是書裡提到的這一幕:
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今天將是我一生難忘的一天,因為在黑暗,仇恨及狂熱等情緒的蠻橫肆虐下,書遭到惡意的破壞虐殺……數以萬計的紙張飄揚在空中,猶如天空降下書本、淚水及血滴,場景是如此的超現實。”

那是一起汽車炸彈攻擊事件,發生在一條有很多出版社、印刷廠及書店的街道,以星期五的書市聞名伊拉克的街道,約三十人死亡,一百人受傷。INLA有九十五%的書,都購自此街。更甚至,伊斯康德有許多熟悉的出版商及書商,也在這起悲劇中,不幸罹難。

伊斯康德在巴格達的每一天,就連視死如歸的豁達,都不需要特地去培養。他期待大家了解:“即使身處惡劣環境,但只要我們願意發展出某種機制,人類還是能化腐朽為神奇,成就非凡效果。”

每一天,日子是否得過且過,覺得自己不過是平凡人,可有可無?我想,也許是因為你還沒讀過伊斯康德的日記,他會敲醒你,讓你了解每個生命都如斯珍貴,不是非得身處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你才開始用心過人生,我們透過他的眼,他的文字,重新看見自己人生的無限可能。

看完伊斯康德的日記後,請不要辜負他,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世界,也重新好好認識我們自己。

#好書介紹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ongsiewlee 的頭像
    yongsiewlee

    Life Is Beautiful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