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2852e.jpg

松井忠三是前良品計劃會長,1992年加入良品計劃,2001年就任社長,並從企業文化著手,改革陷於虧損狀態的組織,使無印良品業績呈現V字型復甦,並繼續為組織打造制度,直到他在2015年5月退休。

他說,無印良品90%的成功,都是透過將仰賴個人經驗或是直覺的各項業務,轉為制度。這本書,用簡單的圖文,分享了48個號稱讓工作提早完成、減少失誤、以及增加樂趣的關鍵秘訣。

業務低迷的企業,常常會採取減薪、裁員、縮小事業規模的措施,而松井忠三卻是打造一套工作的標誌制度,要求所有員工一起來打造適合組織的制度,且定期更新調整,除了確定目標,精準執行;亦省去無謂作業,再透過向其他人學習、強化公司,還可以反映努力成果,激勵人心。

對主管來說,這本書裡面的方法,看似簡單,卻需要有極大魄力去實施,不失為為組織打造良好基準的制度。特別是什麼時候要大刀闊斧,又該如何要求和改變員工的習慣,

而身為員工,我個人對時時思考工作目的、打好基礎,培養工作制度化的習慣、以及清桌運動擬定工作完成期限;用溫水煮青蛙的方式,慢慢影響別人等方法,感覺受用。

我已經開始清理桌面,跟工作沒有相關的東西都清走……雖然看似小事,對我來說,卻是一個新的開始。


文章標籤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_2851.jpg

曾在華爾街擔任律師的蘇珊‧坎恩,是位商業諮詢顧問,主要協助談判策略和個人專業形象。蘇珊身為內向者,卻生活在一個她稱之為“外向理想”的價值系統中,飽受種種磨難,於是透過多年的經驗與資料收集,寫了這本首次針對內向和外向性格所作的書籍。她用大量實例探討內向、外向在不同文化、家庭、職場的表現和發展,再教導內向者,如何將自己的特質轉為優勢。此書旨在幫助我們思考,並好加利用個人的性格特質,找到屬於我們的生命舞台。

蘇珊以自己為例,說明當年年資尚淺,而且天性害羞、內向的自己,在面對一個重要的談判時,如果在關鍵時期,害怕地無法反應,卻忽然想起對自己的一再提醒:雖然自己很內向,但是內向的人,在談判桌上卻具有優勢,說話雖輕柔但堅定、經過深思才出口、個性溫柔因此就算展現強勢,也不會讓人感覺過分,最重要的特質是認真傾聽別人的答案。

蘇珊順應本能的優勢,做出反應,出乎意料的把原本箭拔弩張,沒有結果的談判,因為她用簡單的問題,堅定淡定的姿態,堅持做她該做的,最終兩邊忠於達成協議。事後,談判雙方都伸出橄欖枝,想要聘請她。

然而,蘇珊一直在做著的,卻一直是自我否定的選擇,譬如說帶了一袋子書的她,只能在被要求“盡可能吵雜”的喧嘩夏令營,乖乖把書藏好;或是到喧嘩的餐廳,與友人晚餐,甚至,要求自己成為律師,而不是她長久以來想要成為的作家(當然她最後如願以償,找到了自己的舞台,也成為作家)。

我想起了美國《紐約時報》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Marci Alboher),在2007年創了一個新名詞“SLASH”(斜槓青年),指越來越多年輕人不再僅從事一份工,反而同時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他們介紹自己時,會用「/」(slash)來區分不同職業。

我發現,在內向和外向之間,我們其實也很多的斜槓。我是個即喜歡安靜看書(內向)/又喜歡認識新朋友(外向)/不太在乎財富和名聲(內向)/動作很快,喜歡一心多用(外向)……找到一個平衡點,不是盲目的附和,而是仔細思考自己的方向。

身處這樣一個對每個人,都有著不同要求的世界裡,我們根本不該人雲亦雲,反而更需要學著認識自己,忠於自己,不管你是外向,抑或害羞內向,都應該學著了解自己的屬性、天賦,在屬於你自己的舞台上,盡情發揮。

是的,我們沒有必要去改變自己,來符合別人,以及社會的需求。不管身處什麼的環境,面對怎樣的考驗,不要當山寨版的somebody,也許當年我們年紀小,被父母要求,但記得我們長大後,我們已經有能力,重新認識真正的自己,忠於自己的本性,這輩子,定會活的像你自己想像那樣獨特而美好。

我相信這本書,會是你重新認識自己的開始。

文章標籤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713_YSL01_4_001.JPG

麥可.羅區格西以優等的成績於普林斯敦大學畢業,在就讀大學期間,他還曾前往美國白宮,接受美國總統親自頒發的總統學術獎章等。看似人生勝利組,卻因家人驟逝的無常,改變一生。

大學畢業前夕,母親忽然去世,加上父親及兄弟相繼過世,他對人生產生懷疑,由於曾接觸藏傳佛教,學過藏文,他在急於探索生死問題下,放棄繼續深造的打算,離開美國到印度達蘭莎拉,進入色拉寺研讀佛學,成為一位受戒的藏傳佛教僧人,在經過22年的學習,獲得了格西,即佛教博士的學位。期間,在西藏上師的要求下,他回到美國紐約,選擇了鑽石業,並將佛法融入商業,將借貸五萬元的小公司,在17年間,經營成年收入一億美元的大企業。

這本書,談的就是這位佛學博士,如何在鑽石業實踐佛法的故事。

◎ 簡介:將《金剛經》用在商界 佛法生活化

這是一本與其他商業書籍不同的書,因為它所探討的內容,源自佛教智慧的古老經典《金剛經》。羅區格西了解上師要他經歷一般人在日常生活所遭遇的困難,才能產生同理,進而運用佛法來幫助人們。透過他的實踐,讓我們知道在物質生活中,同樣擁有靈性修持的可能性,而在追求精神成長的同時,也可以善用眼前的物質媒介,使其成為助緣。

我是佛教徒,證嚴法師是我的人生導師,上人亦如羅區格西的上師一樣,殷切叮嚀弟子,善用佛法自度,還要走入人群,協助需要者,締造一個用真誠的愛,邁向人心皆淨化,社會亦祥和,天下更無災難的社會。

當我在工作上遭遇艱鉅的人事考驗,而後在媽媽罹患癌症的無常打擊下,我也學習運用佛法,超越困難。

“人要克服難,不要被難打倒”,“甘願做,歡喜受”……看似簡單的佛法,其實皆來自艱澀難懂的經文,經由上人淺顯易懂,生活化的詮釋,讓弟子能更融會貫通。我學著帶領自己走出低谷,也努力與家人一起,圓滿陪伴媽媽走過生命最後一程。而這一切僅僅不過是我所接觸的佛法的皮毛而已,我還未能掌握幫助別人,以及在佛法和物質生活中,如何取得平衡之道。

◎ 重點內容1:追求精神生活就不該賺錢?

文章標籤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712_YSL01_2_001.JPG

薩德.伊斯康德是生於伊拉克巴格達的庫爾德族人,他在2003年海珊垮台,國家在百廢待舉之際,受邀擔任“伊拉克國家圖書暨檔案館館長(簡稱--INLA)”,毅然放棄倫敦舒適的學者生活,帶著妻兒,回國協助搶救國家文化財產,重振國家。

這本《烽火守書人》,分享的正是這位堅毅的伊拉克國家圖書館館長,在2006年11月至2007年7月,在烽火下,期待讓伊拉克以外的民眾,在不透過媒體偏頗觀點的情況下,讓大家看見真實的伊拉克,所記錄的日記。伊斯康德視死如歸,在國家戰亂結束後,而重建政府仍處於宗教派系內鬥,以及武裝分子的游擊戰,在頻密的內戰烽火下,他毅然衝撞官僚體系,努力與四百多位館員,冒著生命危險,奮力為國家文化出力,重建一方閱讀天堂。

你能想像你剛歸國,就一直聽到汽車炸彈,像鞭炮似地,一路歡迎你嗎?而你的同事,都希望你快點離開,因為不想要你白白犧牲。

你能接受在工作上,幾乎每天,都聽聞周遭同事,不是收到死亡威脅,被逼撤離家園,就是被綁架,甚至被殺死的消息,而同事們在言談間,僅有不到兩分鐘的震撼與悲傷,又若無其事的,回到日常工作中,因為“面對死亡和恐懼最好的回應之道,是繼續工作,提升我們的服務。”

我實在無法想像,也許人的韌力,就是讓我們能在最艱困下,讓天賦無限發揮。

我最感震撼的,是書裡提到的這一幕:
2007年3月5日,星期一。
“今天將是我一生難忘的一天,因為在黑暗,仇恨及狂熱等情緒的蠻橫肆虐下,書遭到惡意的破壞虐殺……數以萬計的紙張飄揚在空中,猶如天空降下書本、淚水及血滴,場景是如此的超現實。”

那是一起汽車炸彈攻擊事件,發生在一條有很多出版社、印刷廠及書店的街道,以星期五的書市聞名伊拉克的街道,約三十人死亡,一百人受傷。INLA有九十五%的書,都購自此街。更甚至,伊斯康德有許多熟悉的出版商及書商,也在這起悲劇中,不幸罹難。

文章標籤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711_YSL01_2_002.JPG

臺灣知名建築教育者漢寶德先生,一直積極在台灣談美,從著作《漢寶德談美》,《談美感》得到迴響後,他也希望從僅談美,不如起而行,培養普羅大眾,讓大家了解如何培養美感,落實生活美學。

要如何培養美感?漢先生說:“多看美麗的東西。”答案雖然簡單,但到底什麼是美的東西?怎樣才能經常看到它們?

雖然民間單位透過社會教育著手,積極透過博物館,演藝廳等單位,或是提供講座,透過美的經典推廣,固然是重要的起步,但仍然不足。漢先生為回應讀者對美感培養的需要,因而書寫此系列,他舉例說明,透過比較法談美,以美是形狀、色彩、質感、裝飾這四個元素的影響,來加以說明。漢先生也以此書拋磚引玉,期待能帶動更多有志之人,多寫可推廣美感的教本,期待讓民眾於生活中提升美感素養。

攝影師無法擺脫美,終其一生,似乎跟美,就注定相互依附,相依相生。公園裡,一道柔光,照落在紅青黃不一的葉片間,二十四歲的我,抬頭一開,美,從此進駐心頭,不肯離去。二十多歲才看見美,開始追求美,十多年過去,儘管被稱為攝影師,但對於何謂美,我仍然覺得懂得太少,太膚淺,但何謂美?要如何培養美感,依然是朦朧的,不知所以然的。

常常聽到為少兒所設計的美學教育,卻鮮少有為成人設計的美學教材。難免期待有人為我們這類站在藝術品,美的東西前,期待有能拉近距離的教材或是師長,引領我們走進藝術家的美感世界中,有所啟發。

難得有一本好書,一個有心推動的學者,然而對一介凡夫如我,根本還處於入門階段,加上身處南洋,多元文化的混雜,很多漢先生提起的美的東西,對我來說,總多少有些距離。儘管如此,誠如漢先生所說,要是沒有條件,又要以自修方式養成美感,那有志進入美感世界的朋友,定要調整心態,下定決心,培養學習意志,畢竟培養美感就如語言一樣,若是自小從環境中學習,自然就養成有美感的眼,而後天者,則一定要有意志,不斷堅持提升。

除了要以堅定的意志,持續在後天不斷加強美感外,還有一個對我而言,很重要的提醒:清潔是美感的真正初階。在生活中排除髒亂,養成習慣,自然就能透過清潔整齊的環境,沉澱心思,擦亮心鏡。漢先生說對清潔的要求越高,越能進入精神的領域,就如日本人和荷蘭人,要求生活環境中一塵不染,本身有高度的精神意義。清潔和整齊(簡單)並存,就已經自強身上升到美感的領域了。

對一個邋遢的攝影師,這不啻是個最好的提醒。從儀容到環境,如果都能保持清潔整齊,怎會不離美更近一步呢?

透過漢先生的引導及說明,你將學習將美,落實生活。美,本該生活化,又怎能讓柴米油鹽醬醋茶給淹沒,以至於忘記你並不是黃臉婆,仍然可以從生活中養出美感,讓美綻放,成為獨具風情的有美感之人。

文章標籤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MG-2618.JPG

第一次聽到Anita Moorjani死過復生,是透過一個採訪視頻。雖然半信半疑,但我習慣從聽到的聲音,閱讀過的文字裡,找出真誠,然後將可以用的,實踐在生活中。這種習慣,是從《Polly Anna》裡習得的,凡事都有其可取之處,也是從佛經中體驗而來,因為一切都是好因緣。

這位來自香港的印裔婦人在歷經四年淋巴癌的蹂躪後,瀕臨死亡,卻因為肉體脫離身軀,進入一個她所謂的“充滿愛”,而且過去,現在,未來平行的空間,重新認識、了解自己。她在這個凌空從心看見的過程中,放棄了對以往的自我思想上的自我束縛,進而順應生命的各個過程,從而使她取得生命最強大的力量。最終,她選擇回到人世,從內而外的愛,讓她得以讓原本就破順敗壞,充滿癌細胞的身體,進而自愈。

印象最深刻的一段話,是她的自省:

看看我的一生!為什麼我一直對自己這麼嚴苛?為什麼我一直責怪自己?為什麼我要妄自菲薄?為什麼我不為自己挺身而出,勇敢地向這個世界展示我美好的靈魂?

她一直是壓抑而束縛的,在族群裡,在宗教裡,在想法中……就像我們每個人,都被日復一日,加諸在我們身上的想法,條規,進而遺落了心,不認得最初的真實面目,就連外在的面具,都是模糊的。

就連癌症,也是因為家人、好友罹癌,她疑神疑鬼,最終”如願以償“的罹患癌症,也因此埋下了從癌症死過一次,才學會愛的過程。

對於罹患癌症的朋友們,這本書,顯然指出心病還需心藥醫,一切要從心對治。

對於身心靈健康,但偶爾還是會受煩惱,挫折而傷心,傷腦筋時,這本書裡,還是有可取之處,我們這夥凡夫,需要隨時被提醒:

“當壓力、焦慮、不快樂等情緒來襲時,我會處理內在問題,一個人安靜地坐下來,或到大自然散步,聽音樂,直到在心裡找到一個平靜又安詳的中心位置。”

文章標籤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她的家族跟癌症關係密切,就連父親和妹妹都相繼因癌症往生。在罹患癌症前,她開始身體不適,專業醫生診斷她乃更年期症狀。

就在這時,她受邀回台參與慈濟舉辦的實業家營隊。在活動過程中,因現場設有健檢,她也坐下讓中醫把脈。醫師臉色凝重的勸她返馬後,找專科醫生檢查。返馬後,她馬上換了一位專科婦產科醫師,一個星期後,她得知自己罹患癌症,介於第二到三期之間。

經過了半年生不如死的治療過程後,她從多麼想放棄生命的掙扎中,重生了。那段時間,她終於得以在拼命的賺錢了三十年後,好好坐下來,開始讀之前“買來以後有機會看”的一大堆好書。

《生死皆自在》是她在這些書中的最愛,她至少看了五遍。從死神面前繞一圈回來後,她感嘆,能夠付出,要快點把握。身邊的親人都願意付出愛心捐錢做好事,卻不曾真的付出去無私助人。她多想讓他們知道:人生的快樂,在於無私的付出,雖然做到很累,但卻有著滿滿的活出價值的喜悅,而那種歡喜,只有付出的人,才會了解。

她在慈濟當志工,做環保,當義診志工……,此外,只要有癌友需要輔導,陪伴,她也把握機會陪伴。看著另一個年輕的癌友,受腦瘤所苦,捱過了兩年,她沒有放棄,持續陪伴……

我這輩子還沒病過、死過,我確實無法同理,但我學著做我可以做,有時間就做,應該要做的事。一個笑容,一個擁抱,一個安慰……是的,下班後就衝去醫院,明明雨下的那麼大,可以早點睡好覺,身體疲累,腦袋空白,拖出去的腳步是多麼的沉重,但看到病人臉上的笑容,還有她緊緊握著我的手說,“我一定會好起來”的的堅強……

我覺得,再累,都值得。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219_YSL01_3_200_1resize.jpg
~從來沒有人循序漸進地引導我們思考新聞媒體的非凡能力。新聞媒體不但能夠影響我們對現實的觀感,也能夠形塑心靈狀態。
~我們只在人生中的前十八年左右窩在課室裡,後續的人生則是一再受到新聞媒體的教導,而且其對我們的影響力也遠大於任何學術機構。
~質疑新聞為什麼重要?而是希望能夠以更自覺的方式面對我們吸收的資訊。
~新聞不該消除憤怒的反應,但應該為我們提供幫助,讓憤怒能夠出於適當的理由、達到適當的程度,也只持續適當的時間長度──並且讓憤怒帶有建設性的目的。


第一次有一本書,讓我有近乎把整本書都抄下來的衝動(我還真的做了....後期因時間關係才僅記錄頁數),因為幾乎每一段落,都讓我點頭如搗蒜,還會抬頭看看,低頭思考,再邊抄重點,寫下自己的感言。這可是第一次我如此認真的了解新聞之於我,以及我之於新聞,能夠如何平衡,學習,拉近距離的第一次。


才剛看幾頁,我就忍不住到處跟朋友介紹這本由Alain de Botton,英倫才子狄波頓所著的《新聞的騷動》,迫不及待與大家分享狄波頓的深入報導與慰籍。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70215_YSL01_2_007_1resize.jpg

我們總是嚮往別人的二手風景。風鈴木花盛放了,抬頭看看……花開了,好好享受屬於我們馬來西亞人,獨一無二的一段風景吧!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61212_YSL01_2_003_1resize.jpg

說好的用的醬料,一個又一個月的過去了,還是靜靜的站在某個角落,哀怨的看著買它的那個人影,忙碌的走來走去。這就是我最不要得的食物拖延术。

有那麼一天,我開始在想,會不會那些被我浪費的食物,跟這輩子我們累積的有的,沒有的,都隱形的堆積在舉頭一尺處,等待著我們能夠看見它們的那一天。

拖延這種壞東西,是什麽時候跟著我的?日子推著我,讓我慢慢的習慣了拖延,以至於最後就連絲絲的罪惡感也沒有了。只是活著的每一天,都充滿希望,都是改變的開始,用及時行動來取代拖延苟活,現在,就行動吧!

為了犒賞自己這幾天的有所進步,換一張舒服的照片,來慰勞自己的眼睛吧,讓眼睛吃冰淇淋……哈


yongsiewle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